● 已絕版,最後機會!
★ 唱片史上最具傳奇性、百年難遇的天才女小提琴家最罕見的遺世珍稀錄音,以最能重現唱片黃金時代氛圍方式重現天日!
★ 每一位小提琴家最大的試煉,技藝與音樂性的試金石,以完美技巧和最佳錄音品質展現巴哈多聲部的終極挑戰!
★ 英國 Electric Recording Co.Ltd 創業大作,高價黑膠唱片的嶄新里程碑,為您找回音響與品味的真正價值!
★ 全球精緻限量三百套,獻給慧眼獨具的品味人士!
匈牙利藉的天才女小提琴家瑪爾茨(Johanna Martzy),在小提琴愛樂者之間,絕對是一則不朽的傳奇;演奏出展現出巾幗不讓鬚眉氣勢、精湛琴藝神乎其技的她,由於演奏生涯不長、留下的錄音更是極為稀少,因此成為唱片收藏家眼中的至寶。
瑪爾茨生於 1924 年,從小便展現過人天份,六歲開始習小提琴,後來進入布達佩斯音樂學院,在小提琴大師胡拜(Jeno Hubay)的指導下,很快便在古典樂壇聲名崛起, 23 歲便一舉拿下日內瓦小提琴大賽首獎,轟動樂界,美貌與琴藝兼備的她,演藝生涯開展順遂,不但在 DG 與 EMI 廠牌下錄製唱片,也在歐美各地巡迴演出。然而,根據傳言,瑪爾茨在EMI期間拒絕了古典樂王牌製作人華爾特‧雷格(Walter Legge)「無禮的邀約」,遭到唱片公司封殺,因此在 37 歲嫁給瑞士出版商丹尼爾.楚迪(Daniel Tschudi)後,漸漸退出樂壇;也有人說瑪爾茨在二次大戰期間支持匈牙利親納粹政權,因此許多東歐樂團拒絕與之同台演出。不管真正引退原因為何,她未再於世人面前演奏,並於 55 歲時因癌症離開人世,只留下屈指可數的錄音,讓人還可一窺她卓越非凡的琴藝;當初發行的黑膠唱片,在二手市場上也動輒可賣到五百美元起跳的高價。

近年來,曾陸續有唱片公司將瑪爾茨的錄音,轉為 CD 發行,但最具意義、也公認最珍貴的一份發行,恐怕還是非英國 Electric Recording Co.Ltd 的這一套三張的《巴哈無伴奏小提琴》黑膠唱片。ERC 在靈魂人物彼得.哈奇森(Pete Hutchison)領導之下,以無比的毅力和極其高昂的代價,蒐集到諸多 1950、60年代的經典音響銘機和錄音器材,不辭辛勞地將其修復、整頓至完美狀態,接著才對這些珍貴的絕版唱片母帶進行精密手工般的重製;彼得哈奇森相信,必須以同樣時代的器材,才能最貼切地重現當時的聲音,更重要的是,在這一切講究速成、降低成本的時代,希望能藉這種精雕細琢的作法,喚起人們注重在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引領我們文明前進、最崇高的工藝精神價值;音樂,不該只是聽完即可刪除、數碼虛空的 mp3,而是充滿美感與質感、可以傳家的一份珍貴寶藏。因此,這套《巴哈無伴奏小提琴》發售時即以一張三百英鎊的高價位推出,卻在唱片收藏家掀起一陣熱潮,成為頂級音響玩家不可或缺的品味象徵。
J.S. 巴哈的父親 Johann Ambrosius Bach 本來就是小提琴家,因此巴哈早年的音樂教育,很多都是以小提琴開始的;他所寫的《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》是在大約 1703 年人在威瑪時開始創作,之後直到 1720 年擔任柯登樂長時才完成,屬於他創作器樂曲最旺盛的「柯登年代」的作品。這六首作品,包括三首四個樂章的教堂奏鳴曲(Sonata da chiesa),以及三首舞曲形式的組曲所構成,完全以一把小提琴的獨奏形式譜曲,以沒有樂團或鋼琴伴奏的形式,完全考驗小提琴演奏者個人對音樂的理解、技巧上的表現以及獨白的功力。在這套作品裡,J.S. Bach 寫入了小提琴這項樂器所能表現演奏的一切和弦,並用上了許多幾乎不可能演奏的對位技巧,「多聲部」的寫作方式,會讓一把小提琴聽起來彷彿同時有好幾把在拉,可以說是達到了巴哈小提琴音樂的顛峰,堪稱古今中外眾多小提琴曲目最臻於完美的一部,因此,這套作品也被認為是「小提琴家的試金石」,小提琴家的功力、詮釋方式,在這套曲目下均無所遁形,因此成為許多小提琴家畢生的挑戰,也是一套小提琴家不願輕易錄製的曲目。

然而,到了瑪爾茨這位被喻為百年難遇天才的小提琴家手中,這《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》卻正是最能展現她高超琴藝的代表作之一。瑪爾茨擁有不輸給男性小提琴家的勁健力道以及飽滿扎實的琴音,以雄渾沉穩、恢宏闊邈的氣勢,展現出弘大的格局與深邃的情感,韻味十足、扣人心弦;她在 EMI 的這份錄音,堪稱史上最具代表性、最為人讚譽的版本,堂皇莊嚴的演出,豐厚細膩的情感,技巧與音樂性均堪稱完美。
ERC 的這一套三片《巴哈無伴奏小提琴》黑膠唱片,是彼得.哈奇森的錄音室成立後,於 2012 年年底首度發行的創業作品,在他的精心打造下,混音技巧和對音質的要求,自然是無庸置疑,不僅重現完美的錄音,更能喚起時代的氛圍;而包裝、印刷也都以最高標準要求,宛如藝術品般簡約卻品味卓絕的設計,以及舊日 EMI 的商標重現,在在喚起人們對唱片與音樂的珍惜,重現 1950 年代唱片黃金時期黑膠唱片作為珍貴收藏品的質感與價值。音樂,本就是人類藝術形式中最具抽象性、卻又最具深刻情感和豐富哲學意義的一種;能以錄音形式保存音樂的美好、並將它散佈、流傳下去,更是人類在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成就之一,而 ERC 的黑膠唱片,正在喚起我們對此的重視,也是這種價值的最佳體現!
「這些並非普通的重新發行;哈奇森作為收藏者的純粹主義,比起他在錄音室裡所表現出的完美主義,根本就是小巫見大巫。」──The Observer 英國觀察者報,2013年五月
「歡迎來到黑膠唱片的金字塔頂端。」──Classical Music Magazine古典音樂雜誌,2012年十一月號
「獻給未來的巴哈。」──The Economists經濟學人雜誌,2012年十一月號
「完美呈現的平滑之聲……獻給最挑剔的古典音樂愛好者……聆聽之際,可感受到聲音的清晰度與溫度。」──Diplomat 外交雜誌,2013年二月
音樂性:11分、音響性:10分!「雖然價格高昂,但必會長久珍惜、且成為此生最佳投資之一。」──Michael Fremer, Analogue Planet類比星球雜誌,2013年五月
「這是我所有收藏中最貴的一套唱片……但令人高興的是,它也是至今最好的一套。」
「這份錄音展現出我經驗中前所未見的莊嚴……它也是最能持續打動我、勾動心弦、令人讚賞的一份錄音,彷如一帖良藥般始終如一。」
「ERC踏出了非凡的一步,以最正確的歷史方式進行錄音,而包裝也同樣卓越。」──Art Dudley, Stereophile雜誌,2013年七月
曲目 :
J. S. Bach
The Unaccompanied Violin Sonatas
Played by Johanna Martzy
J. S. 巴哈
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
約漢娜.瑪爾茨演奏
ERC001 –
第一輯Volume One
G小調第一號 No. 1 in G minor
B小調第二號 No. 2 in B minor
(第1號組曲)(Partita No. 1)
33CX1286
XAX731
SIDE 1 -- Sonata No. 1 in G minor
Band 1 – Adagio 
Band 2 – Fuga
Band 3 – Siciliano
Band 4 – Presto
XAX744
SIDE 2 -- Sonata No.2 in B minor (Partita No. 1)
Band 1 – Allemanda Band 2 – Double 
Band 3 – Corrente Band 4 – Double
Band 5 – Sarabanda Band 6 – Double
Band 7 – Tempo di Bourree Band 8 – Double
ERC002 –
第二輯Volume Two
A小調第三號 No. 3 in A minor
D小調第四號 No. 4 in D minor
(第2號組曲)(Partita No. 2)
33CX1287
XAX732
SIDE 1 -- Sonata No. 3 in A minor
Band 1 – Grave 
Band 2 – Fuga
Band 3 – Andante.
Band 4 – Allegro.
XAX615
SIDE 2 -- Sonata No.4 in D minor (Partita No. 2)
Band 1 – Allemanda.
Band 2 – Corrente.
Band 3 – Sarabanda.
Band 4 – Giga.
Band 5 – Ciaccona
ERC003 –
第三輯Volume Three
C大調第五號 No. 5 in C major
E大調第六號 No. 6 in E major
(第3號組曲)(Partita No. 3)
33CX1288
XAX614
SIDE 1 -- Sonata No. 5 in C major
Band 1 – Adagio
Band 2 – Fuga
Band 3 – Largo.
Band 4 – Allegro assai.
XAX764
SIDE 2 -- Sonata No.6 in E major (Partita No. 3)
Band 1 – Preludio.
Band 2 – Loure.
Band 3 – Gavotte and Rondo.
Band 4 – Menuetto 1 and 2.
Band 5 – Bourree
Band 6 – Giga
※ 珍稀精工逸品,機會稍縱即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