★ 音響論壇總編輯劉漢盛「復刻黑膠嚴選 100」強力推薦!
● 已絕版,最後機會!
★ 柴可夫斯基名列古典音樂史上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作品,華麗炫技、繽紛璀璨,挑戰小提琴家終極絕技!
★ 俄羅斯傳奇小提琴家柯岡以自成一家的風格於 1960 年代錄製、旋即成為傳說中的超優秀經典銘盤!
★ 回歸唱片珍藏價值,英國 ERC 唱片再次手工精心打造最能重現原版風格之風貌與錄音,等待最識貨的行家!
★ 唱片中的頂級精品,為您的收藏再添一份耀眼光芒!
1878 年時,柴可夫斯基創作完《第 4 號交響曲》和歌劇《尤金.奧涅金》後,因身體不適,在梅克夫人的贊助下前往日內瓦湖畔的克拉倫養病,並在這段期間創作了此曲;此時也正是他一生中最艱難、低潮的時期,百轉千折的心情,都反映在這變化多端的樂曲中。這首曲子創作完成後,柴可夫斯基原本打算將它題獻給當時俄國最知名的小提琴泰斗奧爾(Leopold Auer),結果卻被奧爾譏評為,「這首曲子根本無法演奏,它把小提琴搞得支離破碎、四分五裂。」不僅自己拒絕演奏,還阻止其它小提琴家也不得演奏此曲。

這首傑作被冷落許久之後,才好不容易由萊比錫音樂院的俄籍小提琴教授布羅茲基(Adolf Brodsky)「識貨地」在維也納推廣開來;但 1881 年 12 月 4 日在狄希特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首演之後,仍更被樂評家漢斯力克(Eduard Hanslick)評論為,「此曲釋放出令人作嘔的臭氣,簡直是薰死人了!」。後來奧爾終於回心轉意,親自公開演出了這首協奏曲,並把它當成小提琴技巧的教學寶典。德國指揮家漢斯.馮.畢羅( Hans von Bulow )曾以「三大小提琴協奏曲」的讚美,來稱呼貝多芬、布拉姆斯、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作品;後來柴可夫斯基的 D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在 1881 年問世後,他便修正了自己說法,將此曲加入,成為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」。

這首作品,是柴可夫斯基創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協奏曲,為傳統的三樂章形式,可以說是俄國國民樂派的代表作之一,也呼應了葛令卡呼籲俄國作曲家回歸自己的民族音樂語言,在樂曲中展現強烈的俄羅斯色彩的顛峰之作。柴可夫斯基發展出自己一套成熟的管弦樂語法,在其中展現俄羅斯民間音樂的雄渾氣息和明快悠揚律動,小提琴主題所謳歌出來動人的旋律性,讓人血脈賁張,彷彿注入一股不可抑遏的青春氣息,無論是抒情的旋律、或是強烈歡快的節慶速寫,都充滿激昂人心的豐沛情感。

1924 年出生於烏克蘭的柯岡(Leonid Kogan)與公認的小提琴大師歐依史特拉夫(David Oistrakh) 並列為兩位最能代表俄國的小提琴家;柯岡與歐依史特拉夫的演奏方式截然不同,以粗獷飽滿的音色準確無比的快速音群聞名,同時柯岡也不如歐依史特拉夫對於演藝事業那樣有興趣經營,導致於他的名聲遠不如歐依史特拉夫,但他仍留下許多經典曲目的最佳詮釋版本。柴可夫斯基的這首經典作品,柯岡自然也不會放過,並留下兩份錄音,這張專輯就是在 EMI 發行的傳奇銘盤。雖然柯岡本人認為歐伊斯特拉夫已將這首小提琴協奏曲的意義說完,但還是透過錄音表達出個人獨到的見解,簡潔俐落,大器奔放,卻完全不會流於濫情,是一份不容錯過的經典詮釋。

以恢復黑膠唱片黃金時期價值為己任的英國 ERC 唱片,再次展現頂級工匠的絕讚技藝與細緻工法,將這張失傳已久的銘盤以相同年代的珍貴器材進行修復,包括印刷在內均完全服膺原版的精髓;唱片精品中的精品,獻給最懂音響、也最懂音樂的頂級玩家。
音響論壇總編輯劉漢盛先生:「更重要的當然是復刻出來的黑膠唱片聲音怎麼樣?您沒看到我在第一行上所寫的字嗎?那簡直就像在聽五十幾年前的唱片,那種寬廣的動態,那種略帶硬調的音質,那種充滿亮澤的小提琴與管弦樂,那直接又粗獷的小提琴演奏質感,擦弦聲會讓人顫抖,琴板振動聲入耳好像全身通電般,啊!那是充滿古味的芬芳啊!這張黑膠唱片當然也已經收錄在我的黑膠專書 100 張唱片之中。」
曲目:
Allegro Moderato – Cadenza – Allegro Moderato
第一樂章:中庸的快板、D大調、4/4拍、奏鳴曲式。
以宏大的規模,展現出龐大的企圖心,具有俄羅斯民間音樂的寬廣氣息和明朗悠揚的詩意。其主部主題具有動人的歌唱性,體現了俄羅斯歌曲寬廣動人的氣息,彷彿在歌 唱青春、生命和大自然。
Canzonetta (Andante)
第二樂章:短歌、行板、g小調、3/4拍、三段體。
流洩出沉思的抒情感, 所以也有「小抒情曲」的暱稱,主旋律優美摯動人帶點淡淡感傷,在大自然清新幽遠的氣息中彷彿有些不知名的擔憂。
Finale (Allgro Vivacissimo)
第三樂章:終曲、活潑的快板、D 大調、2/4 拍子、迴旋奏鳴曲式。
主題威猛激烈地敲奏出俄羅斯熱情,素材取自俄國民俗舞曲特雷巴克的一種,強烈、快速的節奏令人印象深刻,活像一幅人民歡慶節日、鬧熱滾滾的音樂壁畫。